当前位置: 首页 >> 精神文明 >> 正文

一刀一笔连接公平正义 "良心法医"18年书写传奇

来源:漳州文明网 作者: 时间:2016.03.03

  是医生,却一身制服;是检察官,又多一身白大褂。在常人眼里,法医总是和死尸、腐臭、血腥、恐怖联系在一起,是个冰冷的职业。福建省漳州市身为法医的刘龙清却阳光热情。他常年累月与尸体腐肉、刀疤伤口、残肢断臂打交道,始终无怨无悔;他凭借超高的技术和敢于担当的勇气,不知化解了多少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刚过不惑之年的他,面容白皙,鼻梁上架着眼镜,总是未语先笑,一副文质彬彬、儒雅敦厚的样子。2007年以来,他先后被授予“全国检察技术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检察官”、“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我在场,决不让公正缺席!”刘龙清说,“法医的一刀一笔,关系当事人的生杀荣辱,关乎公平正义。我希望对得起活人,对得起死者,更对得起自己。”
1.信奉良知  第一个案件险些“断送”职业生涯 
    1996年夏天,刘龙清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到长泰县公费医疗门诊部当了一名内科医师。一年后,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漳州市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法医。“医生的职责是守护人的身体健康,而法医的职责,则是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刘龙清说。    然而,他经手的第一个案件,就险些“断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98年7月,吴九王在争执中将吴福来推倒受伤,原鉴定的结论是吴福来的伤情为轻伤偏重。吴九王的家属不服,多次上访。接案后,刘龙清发现吴福来头皮血肿部位与CT片显示部位明显不符,他认定:“原鉴定所采纳的CT片,不是伤者本人的。”    鉴定结论修改后,已被批捕的吴九王因此获释。对此,伤者吴福来自然不服,原鉴定人向上级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刘龙清“乱改鉴定、徇私舞弊”。上级派调查组进行调查。结果证实,医院CT室医生在收受好处后,采取调取别人CT片复制并涂改姓名的办法造假。原鉴定人被蒙蔽,而细心的刘龙清恰恰发觉了其中的疑点。   “这起案件让我感悟到,冤假错案往往就隐藏在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让犯罪者逍遥法外,让无辜者蒙冤。”刘龙清感慨地说,“这让我深切感受到法医工作的神圣,更坚定了我当法医的信念。”工作不到一年,刘龙清又连续发现并纠正了11起偷梁换柱、冒名顶替的造假案件。他关于“在全市开展打击伤情造假专项行动的建议”被采纳后,多名涉案当事人、医生被追究责任。    为了练就火眼金睛,刘龙清自费购买了100多本医学和法医学书籍,一有时间就埋头钻研。由他撰写的论文《4例伪造CT片的法医学分析》,被多所高校作为法医学教材伪伤、诈伤的典型案例。他从办案中总结出的“脑震荡不宜鉴定为轻伤”的观点,比全国废除脑震荡鉴定为轻伤的标准,整整早了10年。
2.技术过硬  一把刀一支笔连着公平和正义    
          一把手术刀,一支签字笔,刘龙清的这一刀一笔连着公平和正义,连着当事人的命运。  1998年7月,芗城林某轻伤害一案,以血淋淋的事实让初当法医的刘龙清强烈感受到,维护公平正义是多么沉重的责任。  林某与宋某因土埕之争斗殴,原鉴定以林某额部创4.5cm而鉴定为轻伤,据此,公安机关欲抓捕宋某。突如其来的灾祸及巨额赔偿压力,让宋某丈夫难以承受而自杀。刘龙清参与了案件审查,重新鉴定时却发现,林某额部存在伤情造假,真实创口只有2.0cm,为轻微伤。  一个错误的鉴定竟致一个人自杀,案件深深触动刘龙清。从此,“技术要过硬、鉴定要公正”的信念,在刘龙清心里扎下了根。  2003年7月,云霄县周某因分家引发不快,用石头砸向父亲,并将他赶出家门。随后,邻居在附近发现老人已死亡。原鉴定认为,周某用石头砸伤老人额部,致其脑损伤死亡。逆子杀父,一时备受社会各界指责。刘龙清受委托负责审查该案。通过尸体解剖,他发现一个重大疑点:老人的脑实质无明显损伤。周某父亲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了还当事人公道,刘龙清来到周某父亲居住地调查,发现老人生前患有严重心脏病。面对各界压力,刘龙清拿出专业鉴定,认为老人是心源性猝死,而不是颅脑损伤致死。最终,法院采纳他的意见。一个原本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嫌犯,最终以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刘龙清说:“死里逃生的周某没见过我,但我相信他感受到了检察机关的公正!”正是这种追求公正的信念,使他勇于担当,从不迷信权威,努力把每一个案件办成实案铁案。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特别是有患者死亡导致的医疗纠纷更是尖锐复杂。谁来进行尸体解剖?谁做的解剖才能让医患双方都信服?此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刘龙清,“他是检察院的法医,技术过硬,他做的尸体解剖应该会让医患双方都没有异议”。一些朋友得知刘龙清接手了医患纠纷鉴定这块“烫手山芋”后,不免替他担心:“你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万一在某起医患纠纷的鉴定中栽了跟头,可能会影响你的前程!”刘龙清不为所动,他认为“查明死因、分清责任,给死者家属一个明白的交代,既能提高鉴定技能,还能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2010年7月10日,福建省南靖县一位农村妇女突然死在家里,恰巧她前一天到医院看过病,家属认定是吃了医院开的药才死的,于是准备纠集一批人,到医院去“索赔”。    刘龙清接到通知后赶到现场,终于说服家属同意解剖尸体。时值夏季高温,尸体已开始腐败,当棺盖打开的一瞬间,尸臭引来好多苍蝇。在解剖过程中,他发现在剪开的死者胃壁上苍蝇不动了,他连忙摘下口罩,弯腰贴近,一股刺激的农药味呛入鼻喉,是敌敌畏!原来死者是服毒自杀的。    真相大白之后,刘龙清不顾疲惫,将死在胃壁上的苍蝇一只一只捡出来,又一针一线缝好伤口,并替死者清洗干净、缝合整齐、整好遗容。目睹整个解剖过程的死者家属,被刘龙清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场一触即发的“医闹”事件,就此偃旗息鼓。  “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活人的一种安慰。”刘龙清说。
3.司法也温暖 10余年无偿鉴定为群众节省百万元  
           刘龙清出生于漳州市长泰县一个农村,一直保持着朴实、善良、热心肠的农民本色。  2012年8月的一天,市区一个仅14岁的男孩小张,因与弟弟争抢电脑玩游戏,挥刀砍向弟弟并扬言要杀他,致弟弟轻伤。公安机关调查后,将其定性为故意杀人罪。案件审查时,刘龙清提出异议:当事人还未成年,如此定性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整个家庭都是毁灭性打击,应以教育、挽救为主。刘龙清反复与经办部门沟通,并和同事前往看守所,对小张进行心理辅导;走访小张的家人,做其弟弟的工作。  在刘龙清及其同事的努力下,2012年12月27日,一场决定小张命运的听证会在芗城区检察院召开。在听取学校、街道办、司法局、团市委等多方意见后,检方对小张做出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给予一年的观察期。2014年4月,因小张表现良好,检方再次做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之后,刘龙清打听得知,小张学习成绩优异,今年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他倍感欣慰。刘龙清说,每一起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人民检察官应当执法为民,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  2013年10月18日,厦漳专线客车司机翁伯达因驱赶小偷被捅伤,最初鉴定结果显示为轻伤。    “右侧胸部伤口5厘米,出血量将近1000毫升。这样的伤情怎么会是轻伤呢?”翁伯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相当激动,“我实在是想不通啊!我真的是做错事了吗?我不该管小偷吗?”    在翁伯达近乎绝望之际,他接到了刘龙清打来的电话:“我们在审查你的案件时,对你的伤情有一些疑问,想联系你过来调查核实。”经重新鉴定,翁伯达被锐器刺伤右胸部致右侧开放性血气胸,伴有呼吸困难并发失血性休克,其损伤程度属重伤,并构成九级伤残。不仅如此,在得知翁伯达4万多元的医药费无处报销后,刘龙清主动联系保险公司报销了这笔费用。事后翁伯达才知道,为了和保险公司老总见面,刘龙清在保险公司等了大半天。    “我既是法医,又是一名检察官,应该牢牢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对当事人多一些关爱之心,多一点人文关怀,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10多年来,刘龙清每年无偿接手的刑事案件鉴定不下百起,为群众节省鉴定费120多万元。6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带领法医团队依法审查、鉴定各类案件14575件,亲手解剖尸体280具,发现并纠正错误鉴定448件,经他复核的鉴定全部被法院采纳,无一错案!  “坚守住廉洁底线,还要努力突破人生的上限。”看多了死亡,刘龙清更觉得生命可贵,在事业上争取更大作为,努力创造“出彩”人生。2013年8月,以刘龙清个人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维护公平正义,尤其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担当。每一个真相的呈现,每一起错案的纠正,就是在司法过程中,实现对老百姓利益的最大维护。”刘龙清说。  其实成为法医之前,刘龙清曾当了一年多的内科医生,是全院门诊量最多的医生之一。为何选择转做法医?“因为法医守护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刘龙清一脸坚定:“即使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愿意当一名法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