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中国 >> 正文

海南:守住红线绿意才能更浓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时间:2016.02.26

在海南省临高县博厚镇道德村,部分村干部与外人相互勾结,将已经租出的林地“二次出租”从中牟利,毁坏林地几十余亩。案发后,当地森林公安迅速破案,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这是海南省近年来通过立法保护青山绿林的一个典型例子。随着《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在实践中的严格施行,当地的林业生态安全得到了有力守护。
    林地立法:守住红线筑牢安全保障
    3165万亩林地保有量,一亩一分都不能少,这是海南省必须要守住的一条红线。
    前些年,海南省一些市县存在采取化整为零、调整规划等方式违规审核审批林地项目及林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非法占用林地和毁林现象屡禁不止。记者在海南省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的案例:
    2011年,三亚市某公司负责人陈某在大茅隧道鸡冠岭林地改造作业过程中违规作业,擅自扩大改造范围,非法毁林开垦;并且在未办理采伐林木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砍伐林木,破坏林木面积达上百亩。
    2013年,海南省某林业公司在未取得《木材砍伐许可证》和征得林业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对生长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牙扩村区域内的林木进行砍伐,破坏200余亩公益林。
    类似的案件让海南省林地保有量不断受到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修改原有的《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从立法层面上加以解决。完善林地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但是,林地管理问题不一而足,体制机制该如何改?林地红线事关生态安全,该如何筑牢安全屏障?
    针对这些问题,从2013年开始,《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就列上了日程。经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2014年7月1日,修订后的《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条例》实施1年多,全省林地资源管理显现出“强劲力道”:
    改革通过调整林地的界定,消除了林地范围之争;完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完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变更,加强规划管理,保护了林地生态红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强化了对林地资源的集中管理,有效杜绝了乱批滥占林地资源的行为,全省3165万亩林地红线得以守住。
    理顺体制:垂直管理保森林安全
    尽管已是冬天,驱车穿行于海南各市县之间,抬眼望去,皆是一片浓浓的绿意。“绿”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的坚定守护。然而,维护森林资源安全、让林木深深地扎根在山间原野,并非易事。
    2014年1月,海南一项关于完善林业治理体系的改革在全国率先迈出步伐:实行省级以下森林公安垂直管理,全省18个市县森林公安局及其内设派出所整体移交海南省森林公安局垂直管理。
    “实行垂直管理之后,森林公安被赋予了独立刑事执法权,能够独立办案、侦破难查难管的案件,以前办案期限长、成本高的局面得以扭转。”海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王雄进说。
    垂直管理改革,让执法权获得独立,让案件查处变得高效快速,让打击犯罪的步调统一规范,森林保护取得了显著效果:
    ——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开展各类专项打击行动,派出6个工作组,进驻热点地区侦办疑难、重特大案件,重点破获了临高某房地产公司马某盗伐林木案、昌江七叉镇尼下村村民越界毁林占地案等一批有影响、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
    ——森林公安系统建立起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打防管控立体化森林资源防护体系,基本形成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做到快侦、快破、快诉。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加大对人为纵火、失火等森林火灾犯罪行为查处力度,海南省局专门成立专案组驻点侦办,聘请权威专家进行鉴定,形成“专案专办、专家指导”高效规范的案件查办程序。
    ——由垂直管理前的“管不到”变为垂管后的“管得住”、由“管不透”变为“管得细”、由“管得泛”变为“管得深”。
    据统计,自垂直管理以来,截至2015年12月,海南省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涉林案件2421起,查处2269起。其中共立刑事案件921起、侦破7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89人,已移送起诉614人;受理林业行政、治安案件1500起,查处1473起、行政处罚1604人、罚款307.28万元。(记者  孙秀英  通讯员  周晓梦  张斌)